姜糖 姜糖制作實錄 姜糖是鳳凰著名的小吃和特產,聞著噴香,咬著酥脆 。 它不似糖果那樣的甜得發膩,也不會象姜那樣辣得透不過氣。稍微的甜和恰到好處的辣, 令人唇齒留香,回味悠長。
制作方法:用生姜、紅糖、水等原料放在鐵鍋里熬,當熬成粘狀時,把它倒在青石板臺面上冷卻,等冷卻到可以拉出絲來,就把這一姜糖團掛到門旁的鉄鉤上,迅速的拉出一條條糖條,摔到青石板上,然后另有人馬上用剪刀把它剪成拇指大的三角形,裝袋出售。做姜糖的家庭作坊很多,一般有白糖、紅糖兩個品種,也有再另加輔料做成巧克力、芝麻等口味的。 姜糖和新鮮姜汁可預防旅游暈動癥,傳統民俗療法中還有止吐驅寒的療效。英國已有研究報告指出,出發前或暈車快發作前服用新鮮姜汁,可以預防或緩解不適癥狀,如果不方便準備姜汁或姜湯,可以用姜糖代替,也有不錯的效果。 菌類  野菌 鳳凰街頭巷尾散落著些許賣菌的攤販,多為干菌。在舒家堂吃過正宗農家干菌炒肉,很不錯。 罐罐菌是鳳凰有名的特產,又名養巴菌和貓兒菌,屬真菌類。主要產于鳳凰北部的臘爾山臺地,性喜溫涼濕潤,農歷八月為生長旺季。它多生長于松樹、茶樹等雜木混交林中,表面為灰白、黃褐和黑色三種顏色,曬干后均呈黑色,色澤光亮的為佳品。一般十斤鮮菌,可曬成干菌一斤。罐罐菌味美鮮香,人稱山珍。 臘味  潘長江飯館的臘肉 湘西人有一種隔年熏臘肉的習慣。每年臨近年關 , 殺了年豬將 正肉、豬頭、豬腳全部用于做臘肉。 首先將鮮肉砍成五六斤一塊的長條,然后 揉鹽和各種香料后 放在大缸里(決不能用水洗) 腌四至六天 ,為了使肉入味均勻,隔一兩天就要把肉翻一遍。 待鹽及香料浸進肉內,再 高高的 穿掛到火坑的房梁或灶頭上,以煙火慢慢薰干。薰制得比較好的臘肉一般可保存半年以上。如用桔子皮薰烘,臘肉油中透紅,紅中透亮,不見煙灰,顏色更顯好看。 炕臘肉是一件粗活,里面可有著許多 “ 學問 ” ,一樣的炕房、一樣的功夫、一樣的燃料,熏出來的臘肉就可能會有千差萬別。熏臘肉一定要講究方法,熏肉不能用急煙火,這樣臘肉會變味,熏肉的時間既不能短也不能長,否則會直接影響到肉的臘味。時間太短則品嘗不到臘味,時間太長則會讓你難以下咽。 臘肉做菜前須洗凈,煮熟、蒸軟、再切片,既可直接醮酸湯辣子食用,也可加佐料翻炒,香味獨特,菜色亦佳,在鳳凰的餐館臘肉一般炒蕨菜。 醋蘿卜
酸蘿卜 因土質原因,湘西吉首乾出產的紅皮白心蘿卡肉質特別細嫩,且帶甜味,將其洗盡,切成片狀,放入酸水壇子,用水湯浸泡,三四天后便可食用。該菜呈淡紅色,用紅油辣椒伴之,爽口宜人。 湘西人頓頓離不開醋蘿卜,也有用萵筍葉、白菜葉等用酸水泡泡蘸辣椒吃的。 苗家松糕
苗家松糕 令人難以忘懷的苗家松糕!!甜糯軟香,糍實有嚼頭,在鳳凰的幾天里百吃不厭,臨別前還貪心不足的買了五塊,可惜放不了太長時間。做法不太清楚,大概是輾爛的熟糯米蒸制而成。在虹橋北邊出口不遠有售。 賣松糕的地方也是夜里燒烤街的街口,燒烤街晚上人聲鼎沸,5元一大把的烤牛肉串頗受歡迎,還有特色燒烤,烤些素菜、血粑之類。 油炸小螃蟹
油炸小螃蟹 沱江里揪出來的小螃蟹,用油酥了撒上辣椒面,脆香脆香,是我在鳳凰另一樣百吃不厭的小吃。街頭巷尾處處有售,5毛一串。 油香粑

油香粑 油香粑是深受湘西人喜愛的傳統小吃,將大米黃豆磨成漿,用特制器皿淋入一半米漿,撒上餡(多用豆干、熟肉做餡),澆滿米漿,下油鍋炸。 米豆腐
米豆腐 看過《芙蓉鎮》嗎?劉曉慶賣的就是這個。米豆腐用大米制成,分兩種,一種用漏勺漏成水滴狀,細軟滑膩,煮食;一種形狀和硬度類似四川黃涼粉,在盆里冷卻成一大坨,切成方方正正的小顆粒,蘸作料即食或煮食。我最喜歡秀山米豆腐,蘸了特制豆瓣辣醬用小竹片叉了吃,辣得夠香、辣得過癮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