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飯
據說社飯必須得用大鐵鍋而且要用柴火煮的才有真正的香味,但現在這兩樣都不容易求到,所以一般人家也就用高壓鍋煮。做法:將糯米、秈米、野香蒿、野胡蔥、臘肉、豬油、植物油、花生米等蒸、煮而成。可現煮現吃,也可事后炒著吃,社飯越炒越香。
罐罐菌炒肉
罐罐菌又名牛肝菌、蕎巴菌,盛產在高寒山區臘爾山一帶,據說含有高蛋白和維生素B,對人體的健康有十分好處。
罐罐菌采摘時間多在夏末初秋的高溫天氣,九十月份也生長,采摘的罐罐菌通過人工加工以后,晾曬干,認真收藏,可保鮮色美味。罐罐菌營養價值極高,它是鳳凰縣臘爾山臺地的一種土特產。
吃罐罐菌有幾種吃法,尤以罐罐菌炒肉為最佳。 ,口感不錯。但有極少數人吃罐罐菌有不良反應。但吃到混有其他有毒雜菌的罐罐菌會中毒,請各位注意。
隔年熏臘肉
鳳凰的土制老臘肉與市場上熏制的臘肉不同,它不是臘七臘八才現做,不是用機械工藝,不用各種原料而是常年掛在灶房屋架上熏制,農村一般不燒煤,更談不上燒天然氣,做飯都是用柴草,哪天不是煙霧塵塵?而且鄉親們做臘肉用的豬,都是那種被當地稱為“地油子”的土種,從不用肥豬粉催肥、瘦肉精增加瘦肉,也不從用什么添加劑、化工飼料。再則加工的方法也不同,在熏制前還要加上適當的鹽,精腌制3-5天。灶頭常年燒的是木柴。山區氣候溫涼,大多又是木頭房子,通風透氣,臘肉可長期擱置,而且擱置時間越長,臘肉的味道越是奇香無比。在這樣的灶頭上熏干而成的臘肉,味道很特別。
老臘肉質地鮮美,但外表卻極為丑陋、漆黑的鍋底,堅硬的石頭,煙熏氣沖鼻,黑黑的油污粘手。只有在將它扔進爐火中燒燃,然后再浸泡在淘米水中,用稻草用力搓洗洗凈,脫下丑陋外衣后才能顯出來面目。待煮熟切細端上桌以后,吃上一嘴,馬上就會感覺到有一種濃濃郁郁、沉沉醇醇、滋滋潤潤的鮮美蕩氣回腸,讓你一輩子也揮之不去。
用以制作臘味之物有很多:臘腸、臘牛肉、臘豬頭皮、臘洋鴨、臘雞……而且做法很土。到鳳凰縣來一遭,一定要好好品嘗一下濃濃的鄉情的土制老臘肉,黃燦燦、亮晶晶、肥而不膩,口齒留香的老臘肉,更讓你念念不忘。
|